#图文作者引入激励计划#
"4位院士、9位顶尖专家一致同意!"北京大学最近召开专家论证会,计划自主设置"先进制造与机器人"博士学位授权点。这一举措被认为是北大对标国际前沿、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一步,旨在解决我国高端制造领域"卡脖子"难题,培养既懂科研创新又懂产业实践的复合型领军人才。
为什么北大要布局这个领域呢?首先是国家战略需求紧迫,先进制造与机器人是支撑制造业升级、保障产业链安全的核心领域;其次是学科交叉融合的趋势,机器人技术需要融合机械工程、人工智能、材料科学、控制理论等多学科;还有就是产业人才缺口巨大,据预测2025年我国机器人产业人才缺口达500万,其中高端研发人才占比不到5%。
北大在这方面有不少优势:学科底蕴深厚,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研究机器人传感与控制技术;顶尖师资汇聚,现有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5人、国家级领军人才12人;平台资源领先,拥有9个国家级及省部级实验室。
培养方案也很有亮点:设置跨学科课程体系,必修课包括机器人动力学、人工智能伦理等;实行双导师制,每名学生配备1名学术导师和1名产业导师;采用项目驱动学习,学生要深度参与国家重大专项或企业研发项目。
和国际顶尖院校对比,北大新建的这个学科在学科交叉度、产业合作密度等方面都有独特优势,已经与比亚迪、航天科技等20家企业签约合作,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医疗机器人、微纳制造等。
毕业生前景相当不错:刚就业可以去航天院所、华为机器人实验室、比亚迪研究院等企业,年薪起薪50万以上;长期发展可以晋升首席科学家、创业公司CTO,顶尖人才年薪超过200万;还有政策红利,入选国家"博新计划"可以直接获得200万科研经费支持。
说到底,这是北大的野心与担当。当传统制造走向智能制造,当机器人从工厂走进家庭与医院——北大正在为下一个十年埋下种子。这不仅是一个学位点的增设,更是中国高校从"跟跑"到"并跑"乃至"领跑"的关键一跃。
话说回来,你认为机器人领域最值得突破的方向是什么?如果有机会,你会选择攻读这类交叉学科博士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
软件股票排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