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大型央企中国航空油料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油)的控股子公司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收到控股股东中国航油的通知,中国航油将与另一家企业集团进行重组。
据彭博社和路透社本周一报道,中国石化集团正在就收购中国航空油料集团进行谈判。报道援引知情人士称,谈判仍在进行中,尚未设定时间表且交易存在不确定性。

若达成协议,中国石化将接管中国航油集团的全部资产与运营。
中国航空油料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航油)横跨航空业和能源业,是中国最大的集航空油品采购、储运、销售、加注于一体的航油供应商,由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管理。
知情人士向彭博透露,这项对国内领先的航空燃油分销商的潜在收购是由政府发起的,符合近年来中国国资委推动央企重组整合的一贯政策导向。
国资委一直要求央企聚焦主责主业,实现业务资源整合协同。中国石化与航油集团的整合,正是这一政策导向的具体体现。
从全球视野看,国际石油巨头大多实现了上下游一体化运营。中国石化的此次收购,也可以说是顺应国际能源公司发展规律的选择。
在这一背景下,中国石化收购中国航油显得更具战略意义。
中国石化是全球产能最大的炼油商,而中国航油是中国领先的航空燃油分销商,两者结合将形成从生产到分销的完整产业链。
中国航油占据国内航煤分销的主要市场,中国石化是航煤生产的核心企业。2023年,中国石化航煤产量达2673万吨,同比增长63.6%。
这并非中国石化与中国航油的首次联手。回顾历史,两家企业早有合作基础。
2005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和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公司就曾在北京签署有关框架协议。
当时三方商定对中国航油旗下的重要企业——中国航空油料总公司进行公司化改制,组成由中国航油控股(占51%股份),中国石油(占20%股份)、中国石化(占29%股份)两大集团参股的有限责任公司。
这一合作标志着历时近两年的中国航空油料供应企业改制重组工作终于浮出水面,进入具体操作阶段。当时重组的主要目的是应对我国加入WTO后成品油市场即将放开的新形势。
若收购最终达成,将对中国航空能源市场产生深远影响。
作为全球最大的民用航空市场之一,随着航班恢复,中国的航空燃油需求已从疫情中大幅反弹。预计今年中国将消耗近100万桶/日的航空燃油,按当前价格计算,相当于约300亿美元。
对于航空公司而言,中国石化的规模化运营或有助于稳定航油供应价格,但对于机场加油服务市场,需警惕过度集中可能带来的议价权失衡。
中国航油作为独立供应商时,需向中国石化、中国石油等多家采购航油,而整合后若完全转向中国石化内部供应,可能重塑上游炼化企业的竞争格局。
这一整合还将对能源化工行业产生深远影响。整合后,中国石化可借助中国航油的分销网络扩大航煤市场份额,中国航油则可获得更稳定的上游资源供应,增强在国际航煤市场的议价能力。
此外,在“双碳”目标背景下,航空业脱碳困难,可持续航空燃料(SAF)成为行业减排的关键路径。中国石化与中国航油集团的整合,也将为SAF的研发、生产和应用创造有利条件。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航油在SAF领域的布局已是国内领先,而中国石化正积极建设碳中和加油站,双方在绿色能源转型中的协同空间,或许比传统航油业务更值得期待。
两大集团的结合,不仅关乎传统能源市场的格局调整,更可能影响中国航空业绿色转型的进程。
往期文章推荐
中国油气行业又一个里程碑:俄罗斯的气可以速通上海了!
什么是油田数字化?看完这篇漫画,终于懂了
又一重磅石油利器揭秘:华为的“油田大管家”来了
神安管道图鉴:中国最长煤层气管道是如何建成的?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软件股票排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